数字孪生、数字原生的概念已经广为人知,但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行业和人对这些概念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随着数字化转型中新应用、新形态的出现,这些概念也在持续发展中。在此,根据我们的实践、思考与理解,提出这些概念对数字鸿沟问题解决的一些观点,希望之后的实践能够在原有概念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一、数字化转型带来人类认知和数字化系统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
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指出: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数字鸿沟现象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在信息时代突现出来的社会问题。
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这种差距不仅存在与不同国家、企业、阶层之间,并且因为信息使用群体素养的差异,数字鸿沟还存在于数字化系统与人类认知之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字化▂系统与人的直观认知理解以及思考决策形成了巨大鸿沟,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信息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人类的信息素养和认知水平的々发展速度。人很难从一堆数字中发现其中的规律、趋势,那就无从决策。数字化带来的是全方位的海量数据,筑起了系统和人类之间巨大的鸿沟,这种看不见的鸿沟正逐渐将人和数字化系统之间阻隔起来。
二、数字孪生新架构以全要素交互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数字化系统如何将信息呈现给人进行决策,以及如何理解人的意图。这个问题不解决,人将无法和庞大的数字化系统进行有效的沟通。将越来越难理解数字化系统复杂的运行结果,并且无法进行快速准确的决策。这是数字化转型中对于数字化系统与人进行交互提出的新需求。这种人机交互也是数字孪生、数字原生、元宇宙系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2017年出版的书籍《Tran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Complex Systems New Findings and Approaches》中Michael Grieves 博士依据自己的研究历程给出了数字孪生的定义: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是一组虚拟信息ξ结构,从微观原子层面到宏观几何层面全面描述潜在或实际的物理制品。理想情况下,数字孪生能获得物理制品所有信息。数字孪生有两种类型:数字孪生原型(DTP)和数字孪生实例(DTI)。数字孪生体(DT’s)在数字孪生环境(DTE)中运行。
.......